Breadliner, Carol Wong「以仁心看人,也看城市糧食安全」

Carol Wong,Breadline 早期義工之一,與Breadline 走過疫情爆發至今,見證由八至十人核心義工,互相補位:打電話到門市確認當晚麵包數量、聯絡義工、執包以至幫忙將麵包即晚送往受助團體;直到今日義工數量增加,運作模式穩定,既看著Breadline兩年多來的變化,疫情亦為Carol 個人帶來轉捩點。

由讀書時期以至踏入社會工作,Carol經已活躍於各個團體的義工服務。疫情之前,Carol主要擔任線上義工,服務無家者,每隔一至兩個月擔任前線,探訪老人家、派發物資。直至疫情爆發,許多以現金出糧維生的人:炒散、劏房戶、裝修工和地盤工,𣊬即跌入貧窮網。社會氣氛消沉,人人自危,各個機構義工人數大跌,Carol因著個人家庭狀況,衡量過後,仍然選擇出來擔任前線義工,甚至進修中醫健康管理碩士課程。「我屋企幾代都係傳統中醫,但我一路無興趣讀,(疫情初期)嗰時有個德國八十幾歲退休醫生重出江湖,令我諗:我屋企背景咁好,就算我唔想做醫生,但健康層面,心態上有起事上嚟都可以幫下人手。」研讀中醫健康管理,令Carol以醫者眼光,了解到本港糧食安全癥結所在。

1996年世界糧食高峰會(World Food Summit)將糧食安全(Food Security)定義為所有人在任何時候都能獲得充足、安全、富營養的糧食,以維持健康而積極的生活,即糧食供應穩定、獲取食物與及糧食使用。香港整體生產糧食,由從前超過六成本地菜,現時自給率徘徊在1.2%。糧食供應量一度因疫情而緊張,令普羅大眾曾陷入盲搶,可想而知,弱勢社群更見艱難。有見及此,NGO、食物銀行等團體機構,一呼百應,甚至Breadline亦曾收集蔬菜鮮果,盡力將資源調配到有需要人士手上。「好多人好需要,亦好彩有中間呢啲platform可以做到matching,但假設中間機構無咗,有需要人士唔識得尋求協助,donor唔知捐去邊,其實就係一個mismatch。」因此,Carol認為從救食角度,獲取食物的資源調配上有變好。 不過,從糧食使用的角度仍然充滿挑戰。「唔同嘅社群需要唔同嘅營養,老人家、弱勢社群、國藉、 文化飲食需求不一。去返香港,food cost 咁高,好多嘢都係Import,佢哋未必有一個資源攞到,只能依賴第三方去做,支援上一定唔係最全面,因為無可能為一個人、一個家庭去度身訂造所需嘅營養,姑勿論家庭成員有冇知識同時間。」吃得飽,夠不夠營養,從來是兩回事。延伸思考,個人營養健康問題,長遠影響均會轉移到社會醫療和公共衛生政策層面。「所以個環其實好大,由一開始究竟我哋夠唔夠生產,唔夠生產去邊拎食物返嚟,食物係咪大眾或者有需要嘅族群可以access到嘅嘢。」

疫情下為了幫助社群衍生而來的糧食資源調配方式,不排除長遠會發展為成熟的系統,但糧食供應量足夠與否等根本問題,非一時三刻解決得來。面對未知的情勢,Carol常以一句說話應對:「盡做啦!有啲嘢改變唔到,但我哋自己,或好多有心嘅義工,我哋可以做到啲乜嘢呢?」Carol 深信每人願意投放少許時間擔任義工服務,累積起來會改變更多,而她自身則長年投放大量時間,為了連結不同人的力量「星期一Impact HK,星期五Breadline,其他時間Time Auction,同埋穿插不同義工活動。」旁人笑說Carol 的Volunteer是一份工,但本身亦有正職工作,為何能夠持之以恒,堅持工餘時間打「另一份工」?她毫不猶豫,爽快回答「動力來自你見到受眾!坦白講,你叫我執包,動力無咁多,我個情況係因為我哋係派包嘅人,親身見到個受眾。」Carol 在另一機構為無家者派物質與及舉辦不同活動,一直以為麵包對無家者是bonus,親身接觸受眾,才明白一個麵包充滿不同可能性「飯要即刻食,麵包可以留起,凌晨肚餓食;凌晨派畀佢,因為肚餓,又可以即刻食;做散工,錯失咗派飯嘅時間,麵包就係幫補,諸如此類。」敏銳的觀察和思考,反映出她對人真誠關懷,說到底,一切關係在於人。至於自身,如何看待這一切帶給她的?Carol以此作結「我覺得係一場修行嚟,你要用嘅嘢用唔到咁多,要帶嘅嘢都帶唔走咁多。你有時間去飲玩作樂,可以去做啲有意義嘅嘢,好過食飯三個鐘去gossip,呢個係我嘅theory!」

Title: Breadliner – 以仁心看人 – Carol Wong
Author: Yabee Wong

HK's first public digital food rescue platform